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9-24
在大多数人眼中,七十岁是安享晚年、含饴弄孙的年纪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陈志远来说,古稀之年却是他追逐梦想的新起点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社区体育馆时,陈志远已经身着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挥汗如雨,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:参加2025年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。“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重要的是心态和坚持,”陈志远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,眼神中闪烁着年轻人般的锐气,他的故事不仅颠覆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传统认

在大多数人眼中,七十岁是安享晚年、含饴弄孙的年纪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陈志远来说,古稀之年却是他追逐梦想的新起点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社区体育馆时,陈志远已经身着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挥汗如雨,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:参加2025年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。

“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重要的是心态和坚持,”陈志远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,眼神中闪烁着年轻人般的锐气,他的故事不仅颠覆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传统认知,更成为体育精神与生命活力的生动注脚,在老龄化社会趋势加剧的今天,陈志远的追梦之旅引发了广泛关注,也重新定义了“老有所为”的内涵。

迟来的剑客梦:退休后的新人生

陈志远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三年前,2022年,刚刚退休的他偶然在电视上观看了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的转播,屏幕上年过花甲的选手们身手矫健,攻防间尽显优雅与力量,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。“我年轻时就是体育爱好者,但工作家庭忙碌,一直没机会系统学习击剑,看到那些银发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拼搏,我突然意识到,为什么我不能试试呢?”

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
尽管家人最初出于安全考虑表示反对,陈志远还是毅然报名了当地击剑俱乐部的成人班,作为班上最年长的学员,他面临的挑战远超想象:击剑需要极强的爆发力、柔韧性和反应速度,而这些正是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短板,第一节课下来,他浑身酸痛,连举起剑都困难重重。

但陈志远没有退缩,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:每天清晨5点起床,进行一小时的核心力量训练;下午到俱乐部接受专业指导;晚上则研究比赛录像,学习战术技巧,为了弥补体能不足,他还专门聘请了健身教练,针对击剑运动的特点进行抗阻力和平衡训练。

“最初很多人觉得我只是一时兴起,包括我的教练,”陈志远回忆道,“但当我连续三个月全勤训练后,大家开始认真对待这个‘老学生’了。”他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——半年后,他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攻防技巧,甚至在一些本地老年比赛中取得名次。

科学训练打破年龄限制

陈志远的成功并非个例,近年来,随着运动科学的发展,越来越多研究表明:老年人通过科学训练完全可以达到惊人的运动水平,北京体育大学老年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指出:“人类肌肉力量在70岁时仍能保持峰值状态的70%-80%ng体育,神经反应速度也可以通过训练维持在高水平,关键在于针对性训练和避免运动损伤。”

陈志远的训练团队深谙此道,他的教练团队包括击剑专业教练、体能训练师和运动康复专家,每节课都配备医疗监护设备,实时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,训练内容也经过精心设计:强调技术精度而非绝对力量,注重步伐灵活性而非爆发力,通过大量的模拟对战提升战术意识。

“陈老师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,”他的主教练张教练评价道,“年轻人可能更快更强,但陈老师懂得如何分配体力,如何捕捉最佳时机,这正是老年击剑运动的精髓。”

这种科学训练方法的效果显而易见,2023年,陈志远在全国老年击剑邀请赛中获得花剑个人赛铜牌;2024年5月,他在亚洲老年击剑锦标赛中闯入前八强,这些成绩使他获得了中国老年体育协会的关注,被列入2025年世锦赛的预备选手名单。

银发体育浪潮ng体育app:重新定义老龄化

陈志远的故事是当代中国银发体育热潮的缩影,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,越来越多老年人投身体育运动,据中国老年协会统计,2024年全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超过1.2亿,较五年前增长40%,老年体育项目也从传统的太极拳、门球扩展到击剑、马拉松、铁人三项等新兴领域。

这一现象背后是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,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明分析:“过去认为退休就是休息,现在老年人更追求积极老龄化,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体质,更是社交、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,像陈老师这样挑战极限的案例,正在改变整个社会对年龄的刻板印象。”

老年体育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,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运动装备、培训课程和赛事组织形成完整产业链,以击剑为例,2024年全国老年击剑俱乐部已达200余家,是五年的三倍多,多家运动品牌推出老年系列产品,包括轻量化击剑服、减震运动鞋等。

迈向世锦赛之路

对于陈志远来说,通往世锦赛的道路依然挑战重重,2025年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将在法国巴黎举行,参赛者需通过严格选拔,中国区选拔赛将于年底举行,只有各年龄组前两名才能代表国家队出战。

为此,陈志远的训练强度进一步加大,每周六天、每天四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,包括技术练习、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,他还经常与年轻选手对战,以适应各种比赛风格。“最大的挑战是恢复时间,”他坦言,“年轻时今天累了睡一觉就好,现在需要更科学的恢复手段。”

他的备战得到多方支持,当地体育局为他提供训练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;体育院校的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,帮助分析技术数据;甚至家人也从不理解转变为全力支持,妻子每天为他准备营养餐,儿子则负责视频记录和分析。

“无论最终能否入选,这个过程已经让我收获太多,”陈志远说,“每次进步都证明年龄不是限制,我希望我的经历能鼓励更多老年人勇敢追求梦想。”

超越竞技的意义

陈志远的追梦之旅超越了体育本身,成为积极老龄化的生动示范,他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,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千万,许多网友表示受到鼓舞,开始尝试自己搁置多年的运动计划。

医疗专家也指出,这种高强度运动对老年人健康益处显著,上海瑞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刘医生表示:“科学指导下的竞技运动能有效延缓肌肉萎缩、保持骨密度、预防认知衰退,更重要的是,它带给老年人的心理激励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。”

随着2025世锦赛临近,陈志远更加专注于训练,他的日常依然简单而充实:清晨训练,下午研究对手录像,晚上进行恢复理疗,墙上贴着世锦赛倒计时和训练计划,每完成一项就画上一个红勾。

“有人问我70岁为什么还要这么拼,”陈志远抚摸着手中的花剑,眼神坚定,“我想说,正因为70岁了,才更要拼,每个年龄都有属于自己的赛场,我的赛场就在剑道上。”

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,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

这位古稀剑客的身影仿佛与年轻选手重合——同样的专注,同样的激情,同样的追求卓越,无论最终能否站上世锦赛的剑道,他已经用行动证明:梦想没有期限,年龄从来不是放弃追求的理由,在运动场上,在每个勇敢追梦的人心中,青春永远不曾离去。